什麼是經營策略


  經營策略是企業在競爭的環境中,考量本身的優劣,據以形成優勢和創造生存與發展空間所採取的反應。


  經營策略不能一成不變,必須隨內部條件、外部環境的變動而調整。管理也必需根據企業體質、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世界大環境瞬息萬變的時代,以變應變,隨時調整服務於經營策略的經營策略是經營管理的真諦。由此可見,我們認為,所謂經營策略,就是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為了實現某一經營目標,在一定的市場環境條件下,所有可能實現經營目標採取的行動及其行動方針,方案和競爭方式,均可稱為經營策略。它規定了在一種可能遇見和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應該採取的行動。由於經營策略活動是一項艱巨的用腦活動和理性思考的創造性活動,正確運用經營策略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按順序採取行動,那種以後不能修改或遵循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行動,不能稱為經營策略。二是未來將會出現的情況是不確定的,如果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確定的,就不必制定經營策略了。三是發生情況的不確定性隨著信息的獲取而減少,要及時對得到原不確定事物的信息做出反應。實踐中,由於這三個條件的經常出現,使策定經營策略的工作相當複雜。


 




什麼是方針管理?



  方針管理(Hoshin Kanri)是一種針對企業整體管理的方法,Hoshin Kanri乃日文發音之方針管理,是一個源於日本的企業長期迴圈計劃和管理概念。Hoshin在日語中本義是—— 閃亮的金屬指針,引申為方針、政策、計劃、目的等。 Kanri則是管理和控制的意思。 Hoshin和Kanri組合在一起,在日語中有調校羅盤、核准指針的寓意。 在管理實踐中, Hoshin Kanri亦被稱作為政策展開(Policy Deployment)或方針規劃(Hoshin Planning)。


  方針管理通過在可操作的基礎上將企業高層管理層的目標與日常生產管理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考慮了企業的戰略管理因素和經營管理因素。方針管理概念植根於兩個久負盛名氣管理技巧:目標管理法MBO)和全面質量管理法TQM)。方針管理概念的核心是方針,即企業的戰略目標,關於實現戰略目標的宣言,及描述如何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進行監控。


  方針管理是以質量(產品質量工作質量)為核心經營管理,它要求對企業方針進行全面展開和管理,不僅要層層展開目標值,還需要層層落實措施。方針管理是目標管理的最新發展。它吸取了目標管理的優點,如圍繞企業方針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發揮全體職工的主動精神,把完成個人目標與實現企業方針所作貢獻結合起來;同時又將目標管理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使目標值層層細化展開,並輔以措施加以落實,通過評價、診斷、綜合等方法,從而將企業組織方針牢固確立起來,為企業目標的最終實現奠定了基礎。



 


企業輔導分類:
策略規劃
標題: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以下簡稱BSC)。平衡計分卡是一項可將組織策略加以落實並活絡的管理制度,其觀念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柯普朗(Robert Kaplan)與諾朗諾頓研究所當時的最高執行長大衛.諾頓(David Norton)兩位學者所提出,其根據數家長年績效表現突出的企業,經過反復的驗證,從中探討出其成功的經營之道,進而歸結出可以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及落實策略願景的架構。

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及學習與發展四個方面的指標之間的相互驅動的因果關係展現組織的戰略軌跡,實現績效考核——績效改進以及戰略實施——戰略修正的戰略目標過程。它把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使之成為組織戰略的實施工具。


平衡計分卡(BSC)策略九個成功步驟:


1.組織職掌評估
2.確認策略主題
3.設定管理目標
4.製作策略地圖
5.確認績效指標


6.訂定行動方案
7.達成溝通績效
8.聯結整體目標
9.績效評價與考核


 


 


 


企業輔導分類:
策略規劃
標題: